“第六感”可以说是人类除了味觉、嗅觉、触觉、视觉和听觉这5种基本感觉之外,存在的第六种感觉。
说起“第六感”总是让人感觉玄之又玄。最近,来自马里兰州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神经学家鲍曼发现一个名为“Piezo2”的基因控制着人类对于自身躯体在空间位置的感知,即本体感觉,这可以说是人类除了味觉、嗅觉、触觉、视觉和听觉这5种基本感觉之外,存在的第六种感觉。
但是这种科学意义上的“第六感”和我们通常认为的好像有点不同。人们心目中的“第六感”总是和神秘主义以及超自然能力联系在一起。到底什么才是“第六感”,“第六感”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?
“这要看你如何定义‘第六感’了。”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前博士后卜勇说,“第六感”这种口头的说法很笼统,其实它包括很多种细分的情况,比如直觉、预感、心灵感应等等,不能一概而论。一些所谓的“第六感”并不是某种神秘的特殊能力,而是有科学依据或者说生理学约束的,一些细分的概念,如直觉等,被大量的科学家用严密的科学实验予以研究并证明。“科学归根到底是要证伪”,有一些“第六感”至今无法被实验证实,但是不是超自然的能力还不能轻易下结论。
凭直觉感知是一种不完整认知?
人们有时会有这样的感觉:觉得事情或者场景有哪里不对劲,但是又无法精确地说出到底是哪里发生了变化,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往往喜欢将其归结为有“第六感”。
加拿大心理学家罗纳德·任辛科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。他找到40名志愿者,将他们分成两组。这些志愿者被要求观看在计算机屏幕上闪现的一系列图像,每个图像在屏幕上停留大约1/4秒,接着被短暂的空白灰屏所取代。第一组志愿者观看到的图像之间存在细微差别,而第二组志愿者前后看到的图像则是完全相同的。
结果显示,第一组志愿者中有12人在504次测试中,有82次报告说,在他们能确认图像发生的是什么变化之前,就已感觉到图像发生了变化,这有点类似于平时我们所说的凭直觉。
任辛科分析说,这并不是我们所谓的直觉,而是人类视觉系统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深度感觉,它能察觉到某个事物已经发生了变化,即使我们的智力难以对该变化进行形象化处理,并且不能说出发生了什么变化,或哪里发生了变化。
卜勇指出,“知道变了,但不知道哪里变了”这一类的感觉,也可以从意识的角度来解释。大脑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后,开始对信息进行加工,有些信息由于大脑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处理,在并未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一种模糊的变化感觉,有时甚至由于信息“不充分”不足以形成“语义表达”。
就好像在屏幕上投射字母E,让人观看。如果投射时间很短,比如一毫秒,那么这个人就什么都看不到,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;如果把投射时间加长到5毫秒,那么这个人可能就会看到屏幕上有东西,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,这说明知觉产生了,但辨别尚未产生;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,但看不出是E还是F,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。这样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任辛科的实验中,实验对象能够凭直觉感到前后看到的图像发生了变化,“第六感”也许就是一种不完整的认知。
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(http://bb-cdn.space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2.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