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簡體中文

比思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按這成為會員
搜索



查看: 874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DNA不打结的秘密

[複製鏈接]

365

主題

2

好友

2萬

積分

版主

天仙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奮斗
    2023-2-4 06:32
  • 簽到天數: 215 天

    [LV.7]常住居民III

    推廣值
    0
    貢獻值
    526
    金錢
    1663
    威望
    20558
    主題
    365

    簽到勳章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簽到達人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文章勇士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文章達人 愛因斯坦

    跳轉到指定樓層
    樓主
    發表於 2017-6-25 05:43:42 |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
    Leonid Mirny在办公椅上转了一圈,抓起电脑的电源线,用手指绕出了一个甜甜圈大小的环。“这就是马达蛋白不断挤压成环的动态过程!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物理学家Mirny兴奋地说。

    但让Mirny兴奋的原因并不是将电脑配件收拾整齐,而是基因组的一个核心组织原则——约2米长的 DNA 是如何被压缩到人体的几乎每个细胞中,而没有像圣诞彩灯一样缠成一团乱麻的。

    他认为DNA不断穿过环状的马达蛋白,从而形成了环。这一过程被称为环挤压,它有助于将DNA局部区域维系在一起,与基因组的其他部分分开,甚至还协助了染色体形成一定的形状和结构。

    过去几十年来,科学家也探讨过相似的假说,但在基因组3D结构研究大发展的当代,Mirny的模型,以及美国贝勒医学院遗传学家Erez Lieberman Aiden提出的一个类似的模型,让这些假说在分子细节层面上升到了新的高度。这些模型巧妙地解释了一些知名基因研究项目的数据,并因此备受关注。

    然而,这些简单的解释仍然存在争议。尽管人们已明确基因组成环会调控基因表达,并且可能与细胞发育和癌症等疾病相关,但这些模型的预测已经超出了现有实验观测范围。

    首先,成环的分子机制仍然是谜。如果主要的候选蛋白如同 Mirny 所预测的那样充当动力“马达”,那它就会以前所未见的速度消耗能量。“我的一个物理学家朋友告诉我,‘这就是你的领域中的希格斯玻色子’。”Mirny 说,它能解释基因组生物学最深的奥秘之一,但可能需要多年时间才能获得验证。

    尽管 Mirny 的模型与 Lieberman Aiden 的模型极为相似,但辨清谁才是正确的并不仅仅是个细节问题。英国牛津大学染色体研究者Kim Nasmyth 说,如果 Mirny正确,“就将是DNA酶学界一场彻底的革命”,究竟是什么驱动了环的形成“是目前基因组生物学领域最大的难题”。

    基因成环

    30多年前,遗传学家就知道基因组可以形成环,使调控因子接近它们所控制的基因,但并不清楚这些环是如何形成的。

    多年来,一些研究者分别提出了环挤压理论的不同版本。第一个是美国希望之城贝克曼研究所遗传学者 Arthur Riggs,在一篇被忽视的1990年论文中,他率先提出一个“DNA 成卷”的想法。但人们普遍认为首先提出该概念的是Nasmyth。

    按照 Nasmyth 的说法,2000年的某一天,他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登山后产生了这个想法。那时,他和同事刚刚发现环状的黏连蛋白,这种蛋白复合体的主要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帮助分离染色体拷贝。在摆弄自己的登山工具时,Nasmyth突然意识到,染色体可能是主动穿过黏连蛋白或者相关的复杂凝缩蛋白的,就像绳子绕过登山扣一样。“这似乎解释了一切。”他说。

    在一篇长达73页的综述中,Nasmyth用几个段落描述了这个想法。“根本没人注意到它。”他说。就连美国西北大学生物物理学家John Marko也没有对此提起注意——正是他在十多年后建立了与Nasmyth文字论证相补充的数学模型。

    大约5年后,Mirny 也加入了该行列。他希望能解释其长期合作者、麻省大学医学院生物学家 Job Dekker 编制的数据集。Dekker一直在利用Hi-C技术寻找染色体不同位置间的物理相互作用。

    Dekker及合作者生成的Hi-C快照揭示出了明显呈不同区隔的环,其相互作用发生在20万~100万碱基长的离散DNA片段间。

    这些“拓扑关联结构域”(TAD)就像一列拥挤的火车上的车厢。人们能在同一节车厢中走动,接触其他乘客,但只有穿过车厢尽头的门才能与相邻车厢的乘客互动。人类基因组长达30亿核苷酸,但大多数相互作用发生在局部TAD区域内。

    其中,一个关键的线索是CTCF蛋白。人们已经知道,它在未凝集染色体的每个环的基部与黏连蛋白相互作用。Mirny的模型假设CTCF是黏连蛋白的一个终止标志。如果黏连蛋白只在正在形成的环的每一侧都遇到CTCF时才停止挤压 DNA,蛋白就会自然结合在一起。

   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物理学家Geoff Fudenberg表示,提出黏连蛋白发挥了驱动作用是“一个巨大的跨越”。“没有人曾在活细胞中,甚至体外观察到过这些马达蛋白发挥这样的作用,但利用这一原理,数据所呈现出的所有不同特征都能得到统一。”他说。

    多重发现

    Lieberman Aiden提到,他在2015年3月的一个电话会议中首次产生了环挤压的想法。那时,他和前导师、博德研究所遗传学家Eric Lander已经发表了当时分辨率最高、最为详细的Hi-C人类基因组图谱。

    在电话会议中,Lieberman Aiden 试图解释数据中一个奇怪现象。几乎所有固定环的CTCF结合点都有相同的方向。他意识到,作为挤压的终止标志,CTCF具有固有的方向性。就像同司机不必理会交叉路口中与他们前进方向不同的停车标志,环挤压因子也会一直通过CTCF位点,除非终止标志朝向的是正确的方向。

    Lieberman Aiden实验室通过系统敲除CTCF结合位点测试了这一模型,并重新绘制了Hi-C染色体图谱。得到的数据再一次与模型吻合。2015年7月,团队投出了他们的论文,并在三个月后发表。

    实际上,Mirny 于2015年8月在 bioRxiv 发布的文章用计算机模拟解释了CTCF的方向偏好。而这两种模型做出了同样的预测,这使得一些人猜测 Lieberman Aiden的想法是不是来自Mirny的论文。但Lieberman Aiden坚称自己独立提出了他的模型。“我们在看到他们的手稿前就提交了文章,”他说。

    不过,这两个模型间存在微小差别。Mirny用来描述他模型的漫画显示,挤压过程由一个黏连蛋白的环完成,而Lierberman Aiden的模型中有两个呈手铐状连接的环。

  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细胞生物学家 Suzana Hadjur 称,在确定黏连蛋白在挤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时,这一机制上的细微差别“绝对是基础性的”。

    此外,Lieberman Aiden和Mirny在黏连蛋白在环形成过程中的核心贡献上持有不同意见。Mirny 坚持该蛋白是成环的驱动力,而Lieberman Aiden反对这种观点,他猜测是其他因子在驱动黏连蛋白移动。

    细菌电池

    可能最接近于证实黏连蛋白发挥着马达作用的实验结果发表于今年2月。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细胞生物学家David Rudner和同事制作了枯草芽孢杆菌的延时Hi-C图谱。该图谱显示,细菌中与黏连蛋白和凝缩蛋白等效的蛋白复合体SMC沿着染色体压缩,并以每分钟超过5万DNA碱基的速度成环。这一速度与研究者所估计的Mirny模型在人类细胞中发挥作用所需的速度相当。

    虽然,Rudner尚未证明SMC在这一过程中利用了能提供能量的三磷酸腺苷(ATP),但他表示自己已经很接近了;如果黏连蛋白在人类细胞中的工作方式与之不同的话,他会“大吃一惊”。

    到目前为止,关于黏连蛋白究竟在细胞内做了什么(或者没做什么)的争论仍甚嚣尘上。许多研究者,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细胞生物学家Doug Koshland,坚持认为需要对Mirny的看法保有合理的怀疑。“我担心环挤压模型已经被写进了教科书,尽管现在还不是时候。”他说。

    此外,Mirny指出,尽管这似乎只是专家间的学术争论,但如果他的模型是正确的,也将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。例如,在癌症中,黏连蛋白常常发生突变,CTCF位点也会改变。人们也在一些人类发育障碍中发现了黏连蛋白缺陷。Mirny表示,如果环挤压过程是这些疾病背后的原因,或许更深入地理解马达蛋白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。

    但他的主要兴趣仍在基础问题上。他只想了解为什么DNA是以现在的方式装配的。与此同时,尽管他的模型对黏连蛋白做了大量假设,但“问题是除此之外,我并不知道任何能解释这些环的形成的其他方式。”Mirny说。
  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按這成為會員

    重要聲明: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,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於有關情形下,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(如涉及醫療、法律或投資等問題)。 由於本論壇受到「即時上載留言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,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,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(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),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,如有任何爭議,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。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。

    手機版| 廣告聯繫

    GMT+8, 2025-1-16 05:10 , Processed in 0.013594 second(s), 16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   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    回頂部